2025/04/03

【暖蘋果】5年前夫中風婦獨扛5口憂家散 5年後再度謝愛心「家完整了」

採訪/攝影 仲芝蓉

「以前遇到事情,我總是能扛就自己扛,但5年前先生中風,住院費用、醫療開銷一筆一筆產生,當時3子女都才讀小學,一開始我真的很慌,還好當時有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先生把握中風後的半年黃金期積極復健,現能在家自理生活,不需要醫療開銷,我也能再重返房仲兼職工作。」現年48歲的阿均看著身旁先生、子女,對她來說,一家人在一起,家就完整了。

一旁現年59歲的先生阿彥(陳彥佑)坐在輪椅上接著說,這些年太太很辛苦,很感謝那時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的幫忙,「太太一個人扛家,我幫不上忙,只能在心裡著急,真的很謝謝這些善心人士」。阿彥經復健雖已能扶拐杖走動,但左手臂仍癱軟無力,在家坐輪椅方便移動。訪視到下午4點多,現12歲讀小六的女兒小儀放學回到家,媽媽煮晚餐,她寫作業,接著現14歲讀國二和17歲讀高一的哥哥們也陸續到家,孩子們雖不如年幼時喜歡黏著爸爸,就是普通家庭那般時而熱絡、時而互不打擾,平平淡淡,卻是一家人最珍惜的幸福。

右圖為2020年當時54歲的阿彥(左一)中風半癱,右側為3子女當時分別讀小二、小四、小六,太太阿均(左二)獨扛家計心力交瘁。資料照。左圖為5年後的阿彥(中)已能自理生活,與太太阿均(後左)及現讀小六的女兒(後中)、讀國二次子,感謝5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仲芝蓉攝
右圖為2020年當時54歲的阿彥(左一)中風半癱,右側為3子女當時分別讀小二、小四、小六,太太阿均(左二)獨扛家計心力交瘁。資料照。左圖為5年後的阿彥(中)已能自理生活,與太太阿均(後左)及現讀小六的女兒(後中)、讀國二次子,感謝5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仲芝蓉攝

阿均回述,先生原本做水電工,自己則照顧3子女兼接案做租屋房仲,夫妻倆每月共掙約5萬至6萬元,尚可敷一家5口在市郊社區租屋度日。2020年6月中旬,當時54歲的先生突然中風左側偏癱,緊急送醫開腦,術後住院復健3個月,「當時3孩子一度寄住同學家1個月,我照顧先生沒辦法工作,家裡收入中斷,當時真的不知道未來怎麼辦,聽朋友告訴我有蘋果慈善基金會,我才打電話求助」。

阿均細訴,當時公所已辦急難紓困、及看護補助,合計共14萬元,社福中心及學校再協助轉介慈濟、學產基金等相關社福急難救助共5萬6000元,但都陸續用罄於先生醫療及看護費和家中房租、生活開銷。阿均繼續說,而且那時先生住院復健3個月回來,剛開始還需包尿布,醫生說一定要把握中風後半年的黃金復健期,出院後每天回診復健,但當時先生身障、弱勢兒少及家扶補助,每月共1萬9165元,仍不敷5口房租復健交通及家用,「我原本是想能扛就自己扛,但醫療開銷、先生復健期漫長,靠我自己實在撐不住,猶豫很多,終於決定求助」。

2020年阿彥(左)中風住院,太太阿均幫他復健活動。資料照
2020年阿彥(左)中風住院,太太阿均幫他復健活動。資料照

2020年9月上旬蘋果慈善基金會接獲求助記者訪視後,先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3萬元暫紓困,《蘋果》暖流於2020年10月19日報導《癱男哽咽「對不起家人」 子女喊加油「爸爸很偉大」》(基金會編號:A5005),蘋果慈善基金會再轉贈1315筆讀者捐款共113萬913元,開立22張支票按月兌現,協助至2022年9月。蘋果慈善基金會追蹤關懷,暸解到阿彥中風當時鑑定為重度肢障,雖經復健恢復能走,隔年鑑定為中度肢障,但仍無力工作,3子女尚還在就學中,由阿均獨扛5口租屋生活,自2023年至今,每年年初再以「不指定」捐款提撥過好年單筆補助金協力。

孩子們寫完作業,等待晚餐的空檔,讀國二的次子小嚴和讀高一長子小覺,來到輪椅前幫阿彥活動仍癱軟的左手臂。回想爸爸中風當時情況,長子小覺小聲告訴記者,自己那時其實很害怕,如果家裡沒錢,擔心自己和弟弟妹妹會被送去寄養家庭,「媽媽打電話向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後,告訴我們會有記者來採訪,因為當時家裡有需要,也叮嚀我們,以後有能力要幫助別人」。

59歲阿彥現能扶拐杖走動、上廁所,恢復大部分自理能力。仲芝蓉攝
59歲阿彥現能扶拐杖走動、上廁所,恢復大部分自理能力。仲芝蓉攝

次子小嚴接著說,記得那時爸剛出院回家還不會走,自己和哥哥每天睡前都幫爸復健,抬手臂、抬腿各50下,妹妹那時太小了,比較多是自己和哥哥幫媽媽分勞。小儀在旁搭話,自己也有幫忙爸爸打氣加油。3兄妹你一言、我一語,逗得阿彥笑逐顏開,氣氛溫馨和樂。

在廚房忙進忙出的阿均聞聲也加入話題,她欣慰當年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一個家不至於四散。阿均提起,這些年她曾兩度過累暈倒,就醫才知自己過度焦慮,「先生出院後雖很快就請到居服員,但那時我堅持1年多,每天自己帶他回診復健,我常整夜不能睡,早起送完3個孩子上學後,忙帶先生復健,也抽空接租屋仲介,整天都很忙,直到有一天血崩昏倒,驚覺這個家需要我,我千萬不能倒」。

現讀高一的長子(右)放學回家後,和讀國二弟弟(左)一起幫爸爸按摩、活動癱軟無力的左手臂。仲芝蓉攝
現讀高一的長子(右)放學回家後,和讀國二弟弟(左)一起幫爸爸按摩、活動癱軟無力的左手臂。仲芝蓉攝

阿均嘆道,遇到阿彥前,人生經歷許多坎坷,全靠自己硬撐,習慣遇事能扛就自己扛,「感謝5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那2年是我們最困頓的時候,感謝有你們」。阿均說,現家中補助雖只剩先生身障津貼和家扶補助每月共1萬537元,但先生能在家自理,自己就能增加接案做租屋仲業時間,約賺3萬多元,生活簡單過。阿均分享手機內照片說,自己從3子女小學開始,在學校擔任志工媽媽,幫小孩講故事、上課,這幾年教高年級EQ情緒管理,教小孩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也會分享親身體會,不硬扛壓力,在逆境中學習感恩,「雖然我有家計負擔,但花時間精力做志工工作,是我現在能貢獻的回饋」。阿均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5年前的大力幫助,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10餘年的捐款人謝鎮仲說,以前看到《蘋果日報》暖流版,開始加入捐助,「指定專款會全數轉交給需要的家庭,且有結案報告,由見證人徵信,完全擔任代收代付的助人橋樑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仲芝蓉/綜合報導)

阿均持續在小學當志工貢獻己力,展示手機裡學生寫的感謝信函照片。仲芝蓉攝
阿均持續在小學當志工貢獻己力,展示手機裡學生寫的感謝信函照片。仲芝蓉攝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