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暖蘋果】3年前壯男打完新冠疫苗癱瘓1年前病逝 妻扛3子女成長謝3年前伸援

採訪/攝影 仲芝蓉

放學時間,記者來到40歲阿芳(林雅芳)今年3月新租處,離她工作的護理之家較近,也就近3子女的小學及幼兒園。她騎摩托車接回6歲讀中班兒子小丞、和4歲讀小班次女小雯,7歲讀小一長女則由安親班接去寫作業,阿芳和兒子及次女到家後,阿芳忙收拾小孩的學校餐碗、看聯絡簿,小丞和小雯則自己在客廳玩玩具。玩了一會兒,讀小班的小雯拿出紙筆畫畫,在中間畫下自己,接著畫媽媽、哥哥和姊姊,旁邊還畫了一個人,記者問這是誰?小雯笑瞇瞇說道:「這是阿姨你啊!」童言童語,可愛極了。小丞則一會兒玩扮家家酒廚房玩具、一會兒拿紙摺寶劍,阿芳忙完也來到客廳,加入兒子和次女的天真童語,欣慰孩子們活潑、平安地成長。

阿芳回述3年多前,先生生前疑因打第二劑新冠疫苗導致心肌炎,感染頸椎膿瘍四肢癱瘓,「我是護理師、先生是居服員,雖照顧的都是疾老病癱,但面對經濟困頓仍不知所措,先生突然倒下,我們3個小孩,那時才4歲、3歲和6個月大,先生的安置機構差額,和小孩照料,一下全壓在我身上,還好有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減輕我很大負擔」。

左圖為2022年,阿芳的先生因打疫苗引發心肌炎感染,全身癱瘓安置在養護中心,阿芳(後)懷抱當時才3歲的兒子、和6個月大次女,用手機視訊探望先生,前為當時4歲長女。資料照。右圖為2025年,阿芳先生已逝1年,阿芳(中)抱著現4歲讀小班的次女小雯(右),小雯畫最愛的家人及來訪記者,旁為現6歲讀中班兒子。仲芝蓉攝
左圖為2022年,阿芳的先生因打疫苗引發心肌炎感染,全身癱瘓安置在養護中心,阿芳(後)懷抱當時才3歲的兒子、和6個月大次女,用手機視訊探望先生,前為當時4歲長女。資料照。右圖為2025年,阿芳先生已逝1年,阿芳(中)抱著現4歲讀小班的次女小雯(右),小雯畫最愛的家人及來訪記者,旁為現6歲讀中班兒子。仲芝蓉攝

阿芳感傷繼續說,先生去年2月走了,才43歲,「他2021年10月倒下進加護病房,那時次女才出生2個月,後來先生雖甦醒恢復意識,但全身癱瘓、依賴呼吸器無法脫離,2022年2月轉到機構安置到他過世,這2年來就這樣癱臥,沒有好轉」。阿芳細數,先生當時倒下雖有商業保險,但僅住院時理賠每日1千元,出醫轉安置機構後,先生身障證明和低收入戶陸續通過,但他有鼻胃管、呼吸管、尿管,照護費以托育養護補助減免後,家屬每月仍有2萬元自付差額。先生已離世1年多,阿芳仍不禁哽咽,「孩子那麼小,我知道先生很努力想好,直到最後,我們沒有輕易放棄」。

2022年1月,當地公所得知阿芳先生突然病倒,協辦特境家庭救助撥1萬5600元,並通過低收入戶每月補助9千多元,評估阿芳護理師工作薪水約4萬元,先生機構安置差額就要2萬元,家中尚有房租開銷1萬5000元、及3年幼兒女照料負擔,將急難困境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訪視後,先自「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2萬5000元暫紓窘困,2022年2月25日《蘋果》暖流報導《夫頸椎膿瘍病癱 護理師妻努力扛家育3娃》(基金會編號:A5292),蘋果慈善基金會再轉贈1623筆讀者捐款共121萬863元,開立25張支票按月兌現,協助至2024年4月。

2022年阿芳(右)在加護病房探望突然倒下的先生。資料照
2022年阿芳(右)在加護病房探望突然倒下的先生。資料照

先生病逝後,阿芳繼續護理師工作,獨育3娃生活勞累操煩卻也甜蜜,蘋果慈善基金會追蹤關懷,阿芳家去年已改列為中低收入戶,每月領有3兒女單親補助共8千多元、先生遺屬津貼6千多元,疫苗受害未成立無賠償,她護理師工作薪水約4萬元,單親負擔1萬5000元房租及4口生活開銷辛苦,蘋果慈善基金會2025年初,再以「不指定」捐款提撥過好年單筆補助金協力。

阿芳指著牆上用合成全家福做的掛曆說,先生生前自己常帶子女去機構探望,長女每次都對爸爸又親又抱,兒子則細膩敏感甚至不敢靠近爸爸,當時才2歲次女還太小什麼都不懂,姊姊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希望孩子們永遠記得爸爸」。接著阿芳翻看手機相簿裡先生生前舊照,次女小雯和兒子小丞也湊前來看,阿芳臨時抽問:誰記得爸爸的名字?兩小娃爭先搶答都答對。阿芳思念亡夫說,先生對自己就像父親、也像大哥,並提及原生家庭中自己身為長女,童年時受盡父親家暴陰影,成年後再經歷父親肝癌到病逝僅十多天,自己終究難以釋懷,常在夜裡噩夢與父無盡爭吵,「跟先生結婚後,他常開導我,他生前返鄉時堅持帶我上墳,並勸解說父親沒那麼壞,很奇妙,我再也不做惡夢」。

阿芳(右)和次女小雯翻看手機相簿裡,2023年長女到醫院探望爸爸舊照。仲芝蓉攝
阿芳(右)和次女小雯翻看手機相簿裡,2023年長女到醫院探望爸爸舊照。仲芝蓉攝

阿芳繼續說,自己在護理之家工作10多年,和病人的家屬都成為舊識,有家屬在附近開安親班,長女上小學後,每天幫忙接去輔導寫作業,只有寒暑假參加活動收幾百塊,「我上七三班(意指早上7點到下午3點),每天都6點多先帶3個小孩一起到護理之家打上班卡,依序送完3個上學後剛好開始上班,下班時間也能配合接小孩,很感謝那麼多人幫我,雖然我經歷不幸,但感激的事情很多」。

阿芳邊收摺母子4人衣服,邊苦笑說,以前這些都是先生生前包辦的,「其實意外懷老三時,考量經濟狀況原不想留,但先生很疼小孩,超有耐心陪小孩,而且家裡工作洗衣、洗碗收拾等等,他全包辦」。翻看著一張又一張手機相簿舊照,伴著小丞和小雯一聲又一聲這是爸爸、這是姊姊、這是自己,阿芳感謝3年多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協助,度過人生最大難關。

自2019年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的捐款人謝志晟說,自己做房屋仲介,每成交一筆,就線上刷卡捐款,「我也這樣去引導同事,有些同事有受到影響,也開始參與捐助」。謝志晟說,自己是以全家人,自己父母、手足和老婆名義捐款,現在小孩還在老婆肚子裡,每次捐款就發家族群組報告,「我是這樣想,存摺有兩種,陽間存摺、和福報存摺,有能力就要多幫助人」。(仲芝蓉/綜合報導)

阿芳用合成全家福做掛曆思念亡夫,前為兒子(右)和次女小雯。仲芝蓉攝
阿芳用合成全家福做掛曆思念亡夫,前為兒子(右)和次女小雯。仲芝蓉攝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