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44歲男抗扁桃腺癌憾復發氣切 失語寫下仍盼活久伴家人
基金會編號:A5900
醫院病房裡不時傳來抽痰管抽取痰液和著空氣發出的「喀滋喀滋」聲音,44歲阿傑2年半前確診扁桃腺癌,期間經過治療一度穩定控制病況,未料去年中癌病復發,今年2月更因腫瘤壓迫氣管導致呼吸道阻塞進行氣切,3月還因癌細胞轉移壓迫胸椎導致下肢癱瘓,一旁他64歲岳父在旁照料抽痰、處理排泄。阿傑原以為全家人已齊心挺過初次罹癌的困境,未料此次復發完全倒下,兒女尚未獨立仍就讀高三、大二,他因放療後的疼痛不時皺眉掩面,不能言語、無法自理生活的他,將盼望寫在紙上:「能活多久就活多久,能陪在家人身邊」。
周五傍晚時分,阿傑37歲妻子阿伃拎著行囊,前來醫院和爸爸換班,好讓平時在醫院全天候照料癌夫的爸爸返家喘息。阿伃提及,阿傑雙親在他年幼時即離異,公公已逝,阿傑與繼母情感疏離,而她是獨生女,娘家母親在她不到2歲即病逝,爸爸和她長年相依為命,她和阿傑共組家庭後便與娘家爸爸同住老宅至今。
阿伃說,阿傑病前有菸酒習慣,從事水泥工平均月入4萬多元,她則是工廠作業員領基本工資2萬多元,雙薪支應5口生活,她提到,媽媽病逝後爸爸當年靠粗活和現已仙逝的外婆一起拉拔她長大,爸爸做過水泥粗工和園藝工作,都是極重度勞力,爸爸除了有肺阻塞,他的髖關節也受損影響行動。阿伃說,目前居住處是爸爸堂兄弟等親友共同持有的農地改建,爸爸堂侄輩住附近但也都各有家庭。
阿伃看著行走搖晃緩慢,一會兒走到護理站拿冰塊,一會兒進出病房廁所洗毛巾,一會兒忙著替阿傑抽痰的爸爸,有感而發說:「生活開銷、醫療費要支付,我不能沒工作,阿傑要專人在旁邊顧,但實在沒辦法負擔看護費,還好有爸爸幫忙,不得已讓他一個老的顧重病的,實在無奈。」阿伃的64歲爸爸說,自己因為職業病所以不到60歲就沒力氣再負重工作,「女婿現在已經癌症四期,我心裡很亂,2個孩子讓他求生意志很強,我辛苦沒關係,只要他好好活下去」。
阿伃提及,當年她17歲生下女兒,不到20歲時已是2個孩子的媽,夫妻兩很年輕時就承擔父母親的角色,阿傑在家暴家庭長大,恐懼婚姻,兩人在吵吵鬧鬧中經營婚姻共同成長,「有一小段時間我們冷戰,他曾經搬出去在外面租房子,但想到2個孩子還是回歸家庭,2個兒女逐漸長大,也都乖巧貼心,還好我們一起守住這個家,以前困難重重都走過來了,現在更不會放棄」。接著她望向病榻上的阿傑說:「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一起加油度過。」只見阿傑眉一皺、掩住雙眼,難以招架內心湧上的無限酸楚。
在外地住校讀大二於周休假期前返鄉到醫院的阿伃女兒說,無法看著爸爸抽痰時痛苦的表情,希望爸爸病況穩定控制早日返家,她也說,媽媽說17歲生下她時選擇家庭中斷學業,早年爸爸零工收入不穩時,媽媽周末還到賣場工作補貼家用,幾乎沒有休息,現在1人苦撐家計,「媽媽沒有輕鬆過,目前課業較重,我在系辦打掃、送公文,工讀收入每月約3000元,接下來會努力爭取獎學金、找校外工讀,減輕媽媽壓力」。就讀高三的兒子則說,爸爸這次癌病復發氣切只能用筆談,他翻閱爸爸的文字時看到:「謝謝老婆。」他說,爸爸現在雖無法說話,但每次看到他和姊姊,雙眼就大又有神,「爸爸病後瘦了一大半判若兩人,看了心裡難受,可以感受到爸爸用眼神感謝媽媽、關心我們,還好我學測成績可以上公立大學,我現在周末都打工,只是每月大月4000多元而已」。
阿傑的兄姊各自嫁娶各有2名兒女的家計重擔,阿傑弟弟說,自己育有3名年幼孩子,生計緊絀,不時會帶營養品到醫院關懷打氣,偶爾能力可及會支應數千元,「哥哥意志力堅強,求上天保佑他可以看到孩子出社會獨立,一家人平安度難關」。阿伃的好友說,阿伃現在獨力撐家,又掛心癌夫病況,在身心雙重壓力之下還是咬緊牙關,兼顧工作和癌夫,「從沒聽過她抱怨或擔憂,堅強到讓人心疼」。
阿傑去年中癌病復發後,家中微薄積蓄已用盡,阿伃只好於去年底信貸18萬元支應家計,但也幾乎用盡,現每月需攤還4000多元,目前5口生活與醫療開銷仰賴阿伃月薪2萬8000元、兒女假日工讀收入共約7000元。村長說,已協辦地方宮廟與民間慈善會多筆急難金共約5萬多元,但單次性救助資源有限,醫院社工表示,阿傑癌病復發轉移後已無工作能力,目前接受放療控制病況,2兒女仍就學中,工讀收入補貼家計有限,目前5口僅仰賴妻子基本工資收入,不敷阿傑長期治療期間的生活與醫療開銷,故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急難金撥款紓困。
癌症希望基金會台北希望小站副主任吳智媖說,扁桃腺位於上食道區域,扁桃腺癌亦屬口咽癌的一種,扁桃腺癌成因與菸酒檳榔有關,初期扁桃腺癌無特別不適情況,扁桃腺因靠近淋巴,轉移風險較高,確診時常因癌細胞侵犯周邊組織或頸部淋巴轉移已是晚期,可留意是否長期有吞嚥不順、吞嚥異物感,及早至內科或家醫科進行目測或觸診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恩加貧困家庭協會總幹事楊靜齡說,阿傑家為三代同堂的主幹家庭,在阿傑癌病復發後,老中少各司其職,盡力分擔照護、撐持家計的角色,但妻子獨撐5口能力有限,目前2名兒女學業尚未完成,若在生計平衡青黃不接時期能有資源挹注,可穩定家庭動力、使兒女安心求學畢業進而不陷入貧窮循環。(張嘉恬/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900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