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暖蘋果】4年前送愛至深山部落的這個家庭 子女朝目標前進媽媽也撐起家

採訪/攝影 仲芝蓉

周五傍晚,記者來到偏鄉深山部落,36歲單親媽阿慧(呂淑慧)仍住在亡夫的老家平房,17歲讀護專二年級的女兒小菲、和15歲讀國三兒子小澤尚未返家。阿慧說,小菲平日住校,每周五回家,而小澤是籃球校隊,常參加全國比賽,已有大城市的高中校隊來挖角,「2孩子現能朝自己的目標努力,我去年初也找到早餐店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謝謝2021年時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讓我照顧先生癌病治療、陪伴他到最後圓滿,一切都很感恩」。

阿慧提起2020年中,先生阿雄發現罹患肺腺癌三期,逢讀小學的女兒快畢業,「印象深刻,當時阿雄還沒開始打化療,手上還置留打點滴的針頭,去參加女兒小學畢業典禮」。阿慧講起先生,仍滿懷思念繼續說,他很寶貝女兒和兒子,不抽菸、也不吃檳榔,對家庭很有責任感,「沒想到竟得癌症,當時2孩子都才小學,剛開始我很茫然」。

左圖為2021年阿慧(右二)憂先生阿雄(右一)罹患肺腺癌三期治療,當時女兒(左前)讀國一、兒子才小五。資料照。右圖為阿雄病逝將近3年,阿慧(中)與現17歲讀護專二年級女兒小菲(右)及15歲讀國三兒子小澤,一同感謝4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仲芝蓉攝
左圖為2021年阿慧(右二)憂先生阿雄(右一)罹患肺腺癌三期治療,當時女兒(左前)讀國一、兒子才小五。資料照。右圖為阿雄病逝將近3年,阿慧(中)與現17歲讀護專二年級女兒小菲(右)及15歲讀國三兒子小澤,一同感謝4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幫忙。仲芝蓉攝

2020年12月,當地公所得知阿雄罹癌需治療,太太阿慧照料暫難分身工作,慈濟、全聯慶祥、育田等慈善基金會已撥急難金合計3萬8000元,陸續用罄於醫病開銷,當時僅有家扶補助每月3400元難敷4口生活醫病,公所社會課再撥急難紓困金2萬5000元,經評估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訪視後,先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3萬元暫紓困,《蘋果》暖流於2021年1月6日報導《男罹癌後愁4口家計陷憂鬱 妻嘆「家變樣了」》(基金會編號:A5057),蘋果慈善基金會將代收代付1333筆讀者捐款104萬9514元,以開立29張支票全數轉交按月兌現,協助至2023年5月,而阿雄已於2022年5月病逝。蘋果慈善基金會追蹤關懷,獨扛2子女的阿慧善款已於2024年底用盡,評估她在早餐店工作薪水1萬9000多元,女兒周末在便利商店打工薪水約5000元,遺屬年金1萬6000多元、弱勢兒少2429元、家扶3400元,阿慧及女兒薪水加上社福補助,每月合計4萬5000多元,負擔3口就學生活等開銷,2025年初再以「不指定」捐款提撥過好年單筆補助金協力。

阿慧回述,自己18歲時嫁給比自己大18歲的阿雄,阿雄個性耿直,年輕時被分手就沒再交女友,後來堂哥介紹兩人認識結婚,「阿雄原在公所做約聘工,我偶爾到附近餐廳洗碗、打零工,他主外、我主內,我很依賴阿雄」。說起阿雄病倒後,阿慧黯然神傷繼續說,他2021年2月完成化、放療療程,原以為病況穩定,未料才隔2個月,癌細胞轉移腦,隔年5月病逝,那時他才51歲,「因我沒有做過什麼全職工作,他走後,沒自信能扛家,還好蘋果慈善基金會善款協力按月兌現3萬元,穩定了3口生活,他走後1年半多,我找到早餐店工作」。

2021年阿慧(左)在醫院照顧先生治療肺腺癌三期。資料照
2021年阿慧(左)在醫院照顧先生治療肺腺癌三期。資料照

阿慧翻找阿雄遺物,不捨得丟,她指著櫃子裡幾個積滿灰塵、蜘蛛網的茶壺說,雖都是以前逛夜市時,一、兩百元便宜買的,但阿雄生前愛泡茶,空閒時泡一壺茶,全家人看電視聊天說笑話,阿雄都是笑得最大聲的那個,留著茶壺,希望記得以前愛笑的阿雄。接著她拿起一個自己做的手工相框,相框裡的照片,是阿雄生前背對鏡頭,擺出飛翔姿勢,阿慧含淚笑著說,那時他在治療,體重已掉20多公斤,叫他面對鏡頭他不要,偏要擺這個姿勢搞笑。阿慧身後客廳牆上,一張阿雄2022年病逝前幾周拍的全家福,明顯看出他面容消瘦。

訪視至傍晚,山裡的天已全黑,阿慧熱油鍋、下冰糖,三兩下紅燒肉香噴噴起鍋,接著青椒炒牛肉、玉米蛋花湯,一道道熱菜上桌,15歲讀國三的兒子小澤先到家,採訪當天他下山到市區比賽,回來特別疲憊。小澤告訴記者,小五時是爸爸堅持要自己練籃球,「每天6點多晨訓,早起真的很累,當時爸爸已生病,還是堅持要我不能放棄。後來我越打越好,國中常代表參加全國賽獲佳績,現在想想,很感謝爸爸」。

阿慧拿著自己手工做的相框思念先生,內為先生生前治療所拍照片。仲芝蓉攝
阿慧拿著自己手工做的相框思念先生,內為先生生前治療所拍照片。仲芝蓉攝

接著17歲讀專二女兒小菲也到家,她說,自己從小熱愛跳舞,多次參賽奪冠,原本高中想讀舞蹈學校,但為了爸爸,立志學護理,無奈爸爸在自己國二時病逝,「我記得蘋果慈善基金會4年前曾來採訪,媽也常告訴我和弟弟要努力,以後有能力,要回饋社會。謝謝蘋果慈善基金會當年幫忙,以後我們有能力,再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晚餐時分,阿慧張羅一桌熱騰騰的飯菜,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阿慧不禁感慨時光飛逝,一生摯愛卻永久定格,她欣慰兒女已找到未來努力目標,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4年前的幫助,陪伴先生病時治療、及過世後安頓家裡,去年初找到早餐店工作,「也讓我有勇氣撐起這個家」。

長期捐助蘋果慈善基金的捐款人賴政享說,自己習慣在每一季定期參與捐款,每一個家庭看起來都很辛苦,自己也有捐助其他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的捐款收據都是最早寄到的,效率快速,而且轉交善款找第三方見證,像是里長、議員,可以確信捐款全數轉交,並刊登結案報告,徵信公開透明」。(仲芝蓉/綜合報導)

現已讀護專二年級的小菲熱愛跳舞,曾數度獲獎。仲芝蓉攝
現已讀護專二年級的小菲熱愛跳舞,曾數度獲獎。仲芝蓉攝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