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蘋果】照顧者不孤軍奮戰 蘋果慈善基金會「不指定」捐款力量攜手團體加深關懷
文藝氣息濃厚的市街巷弄裡,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日間照顧中心座落於此,4位自閉症青年學員,每天早上8點半來到中心,開始一天作息。早上戶外時間認識垃圾分類,接著學習掃社區,11點回中心午餐,協進會總幹事蔡嘉華說,日間照顧中心接住畢業後的自閉症青年,白天他們能來,晚上總得回家,「照顧者的壓力需要被看見,需要社區資源的支持」。
蘋果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蔡春娉表示,感謝有您一起同行,蘋果慈善基金會除在平台上代收代付捐款人指定協力貧困急難家庭外,對於參與「不指定」捐款者之愛心用途,除在第一時間協力蘋果基金會服務的貧困家庭急難紓困,及各項捐款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蘋果慈善基金會人事行政運作費之外,更延伸至資源少卻認真努力的社福團體各項服務計畫上,每年在蘋果慈善基金會董事會的決審及期中訪視把關下,攜手全台弱勢團體圓滿服務弱勢所需。蘋果慈善基金會自2009年起,「不指定」捐款推動「圓愛社福計畫」,今年3月5日經蘋果慈善基金會董事決審2025年「圓愛社福計畫」,以1710萬2278元基金攜手全台50社福團體執行服務,補助身心障礙者、偏鄉兒童、老人照顧各領域資源不足社福單位,使其常態性服務不中斷。今年在獲補助單位中,從身心障礙者議題加深關懷,不只服務弱勢個案本身,更包含其家庭成員。
蘋果慈善基金會2025「圓愛社福計畫」之一的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其執行的「無限可能:自閉症孩子與家長的未來之路」,關懷自閉症青年與他的家人,協進會目前1小作所、2日間照顧中心,共服務36名重度甚至極重度的自閉症青年,喘息服務是自閉症家庭的迫切需求。總幹事蔡嘉華表示,協會今年將舉辦4場親子旅遊,「家有自閉孩子,很多時候家長的情緒是沒有出口的,在旅遊中彼此分享教養壓力、家庭矛盾,吐吐苦水舒壓」。其中一年一度的「友伴生活營」讓自閉症青年出遠門旅行,不帶家長、不帶志工,20名學員由1位社工和2位生活服務員照顧,「給學員最大限度自由,訓練人際互動,對家長來說也是提供喘息,他們會在這一兩天去做想做的事,或能全心關懷家中其他子女,補償手足的陪伴」。
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同樣努力讓自閉症家庭不孤單。重度自閉症的18歲小威,剛來到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時,低口語能力、無法表達情緒、零人際互動,原本生氣就敲頭的行為,更讓小威的媽媽傷透腦筋。參與協進會親子課程後,多次互動訓練後,小威能說出「想吃餅乾、想去超市」,小威媽媽表達感激與欣慰,「跟家長交流,壓力舒緩,回到家,對小孩好像也能更有耐心」。
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連續2年獲蘋果慈善基金會「圓愛社福計畫」補助,其「增進自閉症青少年社交互動及家庭充權服務計畫」,設計桌遊、太鼓、體適能等課程,訓練特定互動因應策略技巧,親子烘焙等親子活動。協進會社工鄭丞妡說,自閉症青少年在社會互動與人際關係上欠缺,需訓練社交技巧,提升口語溝通能力,「隨著青春期來臨,情緒表達困難增加焦慮和沮喪,親子關係可能變得緊張。透過課程參與增進親子互動,改善關係,促進認知發展,提供照顧者紓壓空間,親子關係也得到和緩」。
協進會總幹事連郁玲表示,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在地服務36年,2年前開始執行「增進自閉症青少年社交互動及家庭充權服務計畫」,獲蘋果慈善基金會「圓愛社福計畫」補助,「自閉症青少年因仍在學校的關係,課後的資源相對較少,而政府僅補助課程及活動講師費,但方案是需專業社工人員執行,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圓愛社福計畫』支持,讓方案得以運行,家庭是自閉症青少年的後盾,關係穩固,自閉症青少年的未來才有發展的可能」。
市區要道車水馬龍,轉進巷子是一排排民宅,夜間昏黃的路燈映照,幾個國小、國中的孩子呼朋引伴:「走!去據點。」關注婦女議題的台灣社區實踐協會今年正式執行「2025心安港灣:婦女友善支持計畫」,協會除了辦理弱勢兒少課後據點,也加深關懷孩子家裡的人。
協會社工陳甄說,協會在地深耕15年,服務涵蓋弱勢兒少及家庭,陪伴超過230多戶家庭、400多位孩子共度生活的難關,也一步步發展社區合作經濟,創造互助與友善就業的機會。「今年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圓愛社福計畫』支持社工人事費,穩定的人力能讓婦女友善支持方案站穩腳步,持續服務社區家庭」。
協會白板上貼著滿滿的許願便條紙:想減肥、想學塔羅、想拋家棄子兩天一夜小旅行等等,道出社區婦女心聲。社工陳甄說,透過每月進行婦女聚會,吃吃點心聊聊天,討論生活事物、及組織成員發起活動,舉辦自我照顧主題活動,建立成員支持網絡,不只提供經濟、就業、租屋等生活支持,陪伴婦女面對生活困難與弱勢的困境,「有了支持網絡,協會辦理親子出遊,就不是媽媽的孤軍奮戰,大家互相幫忙,促進親子互動,改善家庭關係」。
蘋果慈善基金會董事莊東憲提到,「圓愛社福計畫」支持團體進行加深關懷,對於個案最大益處,在於提供照顧者喘息,充分休息後,方能持續投注心力陪伴。莊東憲說,團體提供個案的服務,更不止在於經濟補助,除了承擔教育、訓練個案的生活適應能力,甚至是未來的職業態度培養,更關注照顧者學習,在困境中如何自處,讓照顧者也回頭關注自己,肯定自己。(仲芝蓉/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