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暖蘋果】「真的走過來了」7年前遺腹子上幼大班了 婦因您7年前伸援偕兒報平安

採訪/攝影 仲芝蓉

「妹妹!妳要去哪裡?前面是墳墓了喔,另一邊才有路!」採訪這天,記者牽著共享單車查地圖,天色將晚,經過的「小發財」貨車司機見狀熱心指路。這處岔路離火車站僅10多分鐘車程,記者從省道轉上路邊小坡,坡道卻越騎越陡,不得不停下,牽腳踏車前行,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終於來到碧琴(劉碧琴)家。

碧琴現年6歲讀幼兒園大班的么兒小佑、和13歲讀國一次女小芯,已由同住的外婆接放學回到家,隨後,現年44歲的碧琴從麵包店下班,接回15歲讀國三長女小妤,碧琴64歲母親已煮好晚餐,等待家人一同享用。飯後,碧琴抱著6歲么兒小佑,分享如今的平穩安康說,2女兒都熱愛直排輪,國小開始訓練、參賽,今年參加全中運首度奪牌,得到3000公尺接力賽第3名,「7年前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孩子們平安長大,我們真的走過來了」。

左圖為2018年37歲的碧琴(左)懷孕7個月,挺肚照顧生前患肝病的先生阿忠(中),右為當時8歲讀小二長女小妤和6歲讀幼兒園大班次女小芯。資料照。右圖為2025年現44歲碧琴(右)抱著如今6歲讀幼兒園大班的么兒小佑(中),與現年13歲讀國一次女小芯滿懷感恩合照。仲芝蓉攝
左圖為2018年37歲的碧琴(左)懷孕7個月,挺肚照顧生前患肝病的先生阿忠(中),右為當時8歲讀小二長女小妤和6歲讀幼兒園大班次女小芯。資料照。右圖為2025年現44歲碧琴(右)抱著如今6歲讀幼兒園大班的么兒小佑(中),與現年13歲讀國一次女小芯滿懷感恩合照。仲芝蓉攝

碧琴回述7年前,2018年6月底,43歲的先生阿忠肝病逝,當時2女兒才分別8歲讀小二、和6歲讀大班,「先生過世時,么兒小佑在我肚子裡7個月大,當時真的以為自己撐不下去」。2018年6月經公所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關懷,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訪視後,先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3萬元暫紓困窘,《蘋果》暖流於2018年7月5日披露家中困境《夫驟逝 婦擁2稚女挺孕肚悲慟辦後事》(基金會編號:A4464),蘋果慈善基金會再轉贈1835筆讀者捐款共180萬8510元,開立29張支票,按月兌現幫忙至2020年12月。

碧琴再繼續說,其實先生肝病在2016年惡化,當時肝硬化嚴重,2016年底自己捐肝70%給先生,兩人醫療開銷共40多萬,而先生原本水泥零工收入不穩,4口生活靠自己在麵包店工作薪水僅2萬多硬撐,難負擔龐大醫療費用,當時自己工作的麵包店前老闆娘找慈善會,慈善會又找《聯合報》記者,在2017年1月《聯合報》報導獲30萬元、親友再借10多萬,才繳清醫療費,「我捐肝給先生3個月後回麵包店工作,本以為人生苦難就此結束。未料才過1年多,2018年4月,先生膽管阻塞感染,撐不到2個月,6月底病逝,我再到公所求助,公所知道我家困難幫忙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也因有這筆善款幫忙先生後事,也安定了我和孩子們的生活」。

2018年《蘋果》周日暖流報導《夫驟逝 婦擁2稚女挺孕肚悲慟辦後事》(紅框處),披露碧琴家困境。仲芝蓉翻攝
2018年《蘋果》周日暖流報導《夫驟逝 婦擁2稚女挺孕肚悲慟辦後事》(紅框處),披露碧琴家困境。仲芝蓉翻攝

採訪時,6歲小佑一下在客廳拍球玩耍,一下依偎在媽媽身旁。碧琴說,2018年9月小佑出生,「在我最無助的時候,這個搗蛋鬼來到我身邊,生產後2個月,我回麵包店工作薪水2萬多元,公所協助通過低收每月有9千多元,加上家扶每月補助5100元,還有當時蘋果慈善基金會按月兌現的5萬元(一直到2020年12月),小佑2歲半前尿布、奶粉都不用煩惱,大家幫助我平安養大3個孩子。回想一切,還是感恩,是大家救了我們家,走過最絕望的日子」。15歲讀國三長女小妤告訴記者,爸爸走時自己讀小二,媽媽講起爸爸還是會哭,「其實每年掃墓,媽媽都會偷偷哭,我會去抱抱媽媽、安慰她」。13歲讀國一次女小芯則說,當時自己跟弟弟小佑現在一樣大,才6歲印象模糊,但媽媽常告訴姊弟3人,社會上無數善心人士願意伸出援手,「以後我們有能力,也要幫助別人」。

房間書架上,擺滿小妤和小芯歷年參加全國各項直排輪比賽獎杯及獎牌,碧琴說,長女小妤小學3年級、次女小芯1年級開始練直排輪,那時先生剛走,自己擔心不知道怎麼照顧3兒女,所以讓姊妹倆加入課後社團練直排輪,她們自己練出興趣,「小妤今年全中運第3名有保送高中機會,小芯則立志以後要當選手,讀大班的弟弟去年也開始練直排輪」。小妤接著說,雖然自己可以免試保送第一志願高中,但她已決定將讀高職食品加工科,已重新參加會考成績達標,「媽媽會做各種點心、餅乾、蛋糕,我覺得很厲害,以後想跟她一樣當麵包師傅」。

碧琴細數,這幾年陪2女兒參加全國賽事,幾乎跑遍全台,除了學期間每周二、四、五放學後練到晚上9點,周六日都是早、中、晚3個時段全天練習,寒暑假也要集訓,「姊妹去外縣市比賽,弟弟帶著四處玩,生活忙碌但充實。這幾年家裡仍有低收和家扶補助,加上自己麵包店薪水,每月收入共近5萬元負擔母子5人生活,日子很滿足」。

2018年43歲先生阿忠驟逝,將臨盆的碧琴(左)摟著2年幼女兒含悲淚送亡夫。資料照
2018年43歲先生阿忠驟逝,將臨盆的碧琴(左)摟著2年幼女兒含悲淚送亡夫。資料照

自2011年開始線上刷卡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個案的黃先生說,一開始是看到《蘋果日報》報導貧困家庭,自己就想盡一份力,也跟朋友分享邀請一起助人,「除了捐到蘋果慈善基金會,另有捐安得烈食物銀行,我是覺得蘋果慈善基金會還會有結案報告,把收款多少全數轉贈都寫清楚,這樣能增加信賴」。聽聞記者分享7年前協力的碧琴家現況,黃先生回應,行善不求回報,知碧琴因受助度過難關,鼓勵她的孩子們開始工作以後,也要盡力幫助別人,「開啟善的循環」。

從事科技業的柯小姐,今年4月看到PTT論壇網友推薦而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她表示自己行善的動機很單純,「我還可以工作、沒有吃不飽,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柯小姐說,自己30多歲,工作幾年後,越能體會到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很相信現在幫助人,說不定哪天這份善意,會回到自己,「現在社會那麼多負面新聞,每個人都出一點力,社會就多一分良善,累積起來,世界就會充滿美好」。(仲芝蓉/綜合報導)

現年15歲讀國三小妤(右)和13歲讀國一妹妹小芯熱愛直排輪,今年參加全中運首度獲牌,拿下3000公尺接力賽第3名,兩人拿銅牌開心合照。仲芝蓉攝
現年15歲讀國三小妤(右)和13歲讀國一妹妹小芯熱愛直排輪,今年參加全中運首度獲牌,拿下3000公尺接力賽第3名,兩人拿銅牌開心合照。仲芝蓉攝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