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蘋果】美髮師20歲遭火吻社會力量助復健 13年後3口幸福家庭分享愛
13年前年僅20歲于庭是一名髮型設計師,正努力朝著夢想前進,未料卻遭前男友潑汽油點火引燃,導致臉、頸、四肢及背部2至3度灼傷,佔體表面積75%,這場火讓她毀容,卻沒有消磨的她意志,反而讓她有了人生新體悟。今年33歲于庭露出自信笑容說道:「我無法阻止意外發生,但我轉念用不同心態去看待這一切,難過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若要歷經這些考驗才能有現在的生活,我願意再經歷一次,因為現在的我很幸福。」
來到于庭的美髮工作室,在屋外就聽到孩子嬉鬧聲音,于庭先生阿任與5歲的兒子小宸開心的玩著球,穿著無袖上衣,縱使已過了13年,但于庭臉部、頸部及手燒燙傷疤痕仍清晰可見,但她充滿自信模樣絲毫不受影響,摸著身上的疤痕,于庭緩緩說著受傷經過。走過13年,于庭有了屬於自己的美髮工作室,並找到相知相惜另一半,現也成為母親,與先生育有5歲1子小辰。
于庭說,父母從小離異,自己和小3歲妹妹2人由媽媽獨自扶養長大,她和妹妹在高中均就讀美髮建教班,自己18歲便當上設計師,但20歲那年,卻遭恐怖情人潑汽油。憶起這段過程,于庭笑笑說道,發生當下因太震驚,其實沒感覺痛,「我只記得當時趕快潑水滅火,在等待救護車期間,我還問同事說,我的臉還好嗎?他們都安慰我說『沒事!沒事!還是一樣漂亮』,到醫院後不久,因為太痛了,我陷入昏迷。」
憶起受傷後復健過程,于庭說,最辛苦的其實就是換藥,每當聽到護理師推著藥台推車聲音,就會不自覺得全身發抖,「每換一次藥,當把紗布拿掉,就會把皮撕掉,長出新的皮,又再撕掉……那時我真的快受不了,我問醫生,要怎麼樣比較快好,醫生說不打止痛好得快,於是就算再痛我也不打止痛,因為我想快點好起來,想快點出院。」
當時住院2個月後于庭出院返家,她說,回家後由母親阿吟辭工全心顧她,但出院後無盡復健,才是考驗開始,「起初我連拿湯匙舀飯簡單動作,都沒辦法做,畢竟以前我是能拿剪刀幫人剪頭髮的,卻變成這樣,好幾次對媽媽發脾氣……」
意外發生後,于庭說,一路以來最感謝就是母親陪伴,媽媽為顧她辭掉超商店員工作,但燒燙傷每月需要的紗布、乳液、矽膠片等耗材,每月就要2萬多,期間還有壓力衣及清創、補皮等手術開銷。當時于庭母親經朋友告知下,來電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基金會訪視後「不指定」捐款中提撥急難金2萬5000元協力,《蘋果》暖流於2013年1月11日披露《女全身遭火紋 母愁醫費》(基金會編號:A2971)獲讀者捐款共76萬4133元,開立20張支票按月兌現。
提起蘋果慈善基金會幫助,于庭說,當時自己全心投入復健,後來得知有這份協助時,內心非常感動,畢竟意外來的突然,媽媽沒了工作外,而自己每次的手術、營養品、紗布等等耗材開銷,一個月就要3萬元,因有這份協助,才能讓媽媽安心照顧她,且能暫時不用為醫藥費開銷煩惱,「我很感動每個人都不認識我,但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這個平台來幫助我,那時我告訴自己,若有能力一定要回饋社會,謝謝大家的善舉,幫助我度過人生最艱苦時期。」後來于庭到陽光基金會復健中心遇到同樣的傷友,她說,在那裡看到許多人比她更加嚴重,卻努力不懈復健,也激勵著她不能夠放棄,她說:「我想繼續當美髮師,這是我從小的夢想,也是我唯一能做事情,縱使復健過程再辛苦,我也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起來。」
于庭說,因這份鼓勵,讓她更堅定要重返美髮師之路,盼用專業回報社會。接著,她靈活的握著雙手,拿起剪刀快速揮動著,她說,自己花了2年時間才從復健中心畢業,媽媽及復健師都知道她的目標,因此也十分嚴格督促她的復健過程,「我的手都是補皮十分敏感,起初碰到東西就像觸電,很麻很痛,根本沒辦法再拿剪刀,但為了降低雙手的敏銳度,媽媽買了兩大包綠豆放到盒子,只要我復健累了想休息,手就是放進去盒子裡,雖然很難受,但媽媽很嚴厲地對我說,為了要再拿剪刀幫客人剪頭髮,這是一定要經歷的過程。」
忍著痛,于庭努力不懈的復健著,她說,若當時媽媽心軟,自己恐怕也無法能夠再拿起剪刀,當復健告一段落時,于庭也在陽光基金會協助下,幫忙傷友剪髮當作練習,她回憶起重新拿起剪刀那刻,心情是既期待又興奮,「畢竟努力那麼久終於能再拿起剪刀真的很感動!」
一路上,除了母親是她最大的後盾外,于庭也感恩先生阿任的支持與陪伴,她說,在陽光基金會傷友活動中認識到先生阿任,阿任因工作掉到熱水池中,導致雙腳受傷,因為同為傷友,彼此更能相知相惜。阿任說,起初也曾遭到朋友、家人對於于庭外表的疑問,「在復健中心內,多數的傷友都是男性,女生少,而于庭才20歲就傷到臉,但她仍舊很活潑開朗的與傷友們互動,絲毫沒有因此而封閉自我,因為她的樂觀正向人格特質,吸引到我,我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因為那表示他們不認識真正的她。」
于庭聽到後笑笑地接著說,曾把受傷前的照片給先生看過,但阿任卻說,對他來說照片中那個人是完全陌生的,「因為我外表的關係,願意來跟我做朋友的人,才是真正喜歡我的個性,喜歡和我相處的感覺,其實起初我也曾有段時間都須戴著口罩才敢出門,後來先生鼓勵我不需要遮遮掩掩,而當我拿下口罩後我也發現其實別人的眼光一點都不重要。」
將在一旁嬉鬧的玩耍的5歲兒子小辰摟環抱中,于庭說,離開復健中心後曾至快剪店磨練技術,7年多前在先生鼓勵下,2人一起合開了目前的美髮個人工作室,在5年前生下兒子小宸,「當媽媽後我更懂得母親一路上照顧我的辛苦,懷孕前我也曾問過醫生意見,醫生給我和了很多國外燒燙傷友懷孕的照片,告訴我其實這都沒影響,只是當時治療藥物打得多,因此等3-5年藥物代謝後備孕比較好,之後懷孕過程中我很幸運都沒有不舒服,甚至工作到最後一刻生產,孩子平安生下來後,不到一個月我就帶著孩子一起在店內工作了。」
于庭說,小辰慢慢長大了,她也都有和孩子說明自己身上疤痕如何而來,「我帶孩子去幼兒園時,也有很多小孩對我的疤痕會覺得好奇,我也都很坦然告知,甚至有的小朋友看到說想摸摸看,也都沒有問題,一路上我幾乎沒有遇到歧視眼光,反而是會有路人看到我會跑來為我加油,給我鼓勵,讓我感到很溫暖,受傷後我也更明白,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狀況,不要以貌取人。」
受傷至今已過13年,于庭沒有因為受傷而停下腳步,她完成了夢想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店,也擁有了幸福的家庭, 同時,她更落實了用專業幫助他人,她說,受傷後更懂得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生活,好好把握當下,知足每一刻。
自2015年加入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行列的林木發先生提到,當時透過《蘋果日報》認識到基金會,後來沒有了《蘋果日報》,蘋果慈善基金會獨立網站運作,很認同基金會服務的對象及理念,因此至今持續參與捐款。林木發先生說,曾有朋友和他分享,一旦想做好事就要趕快去做,捐助不要求以回報,也因為秉持此信念,他是採填寫固定扣款授權書長期支持,林木發先生說聽到記者與他分享于庭遭火吻意外後重生的生命故事,他感動說道:「因大家的一點點協助能匯集成大力量,帶給一個家庭正向及好的循環。」(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