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討海單親父換心臟瓣膜 相依6歲子租陋屋盼體力回復育兒長大
基金會編號:A5937
記者穿過一段公路,駛入緊鄰海岸的小漁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帶著歲月痕跡的老平房。抵達村落口時,當地里長已在前等候,帶領記者前往59歲單親爸阿勝(江漢勝)的租屋處,里長邊走邊說:「阿勝靠討海生活,沒想到5月突然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引發心臟衰竭,鋸開骨頭、換了心臟瓣膜才救命,半年內都難以勝任潛水採集海菜、捕蟹的勞力工作。」
里長說,整個村子僅有1000多人,他擔任里長7年,村裡居民大多彼此熟識,「阿勝是在地人,24年前回到漁村,15年前照顧生病的媽媽,可是他爸爸留下的房子太老舊,沒辦法住,只好在村子裡租屋。我們幫忙找屋主談,看他們一家辛苦,租金就從每月3000元減半為1500元。」
身高約170公分、體重現僅55公斤的阿勝,還可以正常走路,但沒辦法出力、更別提潛水工作。記者與阿勝會合後,他先帶著記者前往父親的老家,外牆早已斑駁,屋內僅約10坪的閒置空間,堆滿各式雜物。他說:「這房子快100年了啦,你看樑上都是白蟻,我跟媽媽沒有錢整修,就到隔壁租屋。」接著,他再帶記者到現居的租屋處,娓娓道來這次突遭病魔襲擊過程。
阿勝說,4年前就會胸悶不適,只要提重物、爬樓梯或潛水捕魚時,心口便有壓迫感,但也沒有多加留意。「大概每隔1年,疼痛感就多一點,可是我也沒有醫療觀念,一直拖到病倒。」阿勝說,今年5月初,即將念小學的6歲兒子小鑫感冒,自己也覺得不舒服,做了檢查,「超音波照下去才知道心臟瓣膜有問題。」阿勝回憶,他前往當地醫院,院方評估病況嚴重,無法處理,隨即再轉診到大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回顧病情,阿勝言語中滿是感嘆與無奈,「醫生說我的心臟瓣膜沾黏,血液打出去比較吃力,心臟長期負荷太大,就會變肥大。他說要換瓣膜,跟我介紹,生物性瓣膜有牛瓣膜、豬瓣膜2種,或是金屬瓣膜。」阿勝接著說,依醫療團隊評估,牛瓣膜壽命可維持約18年,豬瓣膜約12年,金屬瓣膜則雖可長期使用,但需服用抗凝血劑,如果凝血控制不佳,恐增加血栓或出血風險。
「我明年就60歲了,可是小鑫現在才6歲,我想說如果用比較便宜的豬瓣膜,70歲還要再挨一刀,我怕到時候身體承受不了。10年後小鑫也還沒成年,萬一我走了怎麼辦?我最希望的是,至少能陪他長大啊……」阿勝徬徨地說,他當時真的考慮很久,畢竟自己沒有錢,可是又想好好陪伴小鑫,最後才向大姐阿珍商借10萬元,支付牛瓣膜自費共11萬元醫療費。
阿勝拉開上衣,胸口露出長約20公分的傷口。「這刀大概20多公分,現在都還很痛,出院照護計畫書上面提醒,可能半年內都還會疼痛。」他回憶,手術前簽署手術切結書,也私下交代兄弟姊妹,若手術中出現狀況,不必勉強搶救,「如果手術失敗,我也不想連累5位兄弟姊妹,還好醫生說手術很成功,我才撿回一命。」
阿勝說,5月份的手術雖然很順利,住院約2周後出院,但傷口到現在還會痛。他過去仰賴討海維生,如今不能工作,收入中斷,家中僅靠低收入戶第三款每月3008元補助維持生活。阿勝感嘆:「以前生活雖然辛苦,至少我是靠自己,可是現在只能等別人採完一些石花菜,我去幫忙加工、曬製。」
訪視到一半,阿勝拿出自己這幾天曬製的石花凍,透明果凍狀的質地微微晃動,是他接手鄰居的石花菜、反覆清洗晾曬後製作而成。隔壁鄰居說,他們跟阿勝認識10幾年,也多讓他做一些石花菜加工,「可是這個加工都賺不多,他可能曬了好幾斤,才幾十塊錢,而且其他漁民,也有可能想自己做,只能說很不容易啦。」
傍晚,阿勝妹妹阿萍騎車載著6歲的小鑫返回阿勝的租屋處,小鑫開心喊著:「爸爸,我回來了!」臉上滿是笑容,小鑫又說:「爸爸,等你好了,我們可以再去海邊玩嗎?」阿勝回答:「我會陪你長大,你要乖乖的,爸爸會趕快好起來。」提及小鑫,阿勝訴說在2年前,兒子還不太會說話,幸好有社工幫忙,才順利改善。當地社福中心吳社工說明,小鑫曾出現語言遲緩情況,社福中心2年前與世界展望會合作介入早療服務,小鑫從不太會說話,到去年轉為健談的孩子,阿勝做人很客氣,對小鑫很照顧。
阿勝手術後,平日小鑫白天上學,多由二哥阿政與妹妹阿萍輪流接送,幫忙準備三餐,讓阿勝能安心休養。阿勝說:「真的很感謝我的兄弟姐妹,這段日子,他們也會煮飯給我吃。小鑫現在有時暫住在二哥家,因為我怕他太好動,晚上睡覺亂踢,可能踢到我傷口。」二哥阿政說:「我們都是採集海菜為主,我比較會潛水,他比較會抓螃蟹。弟弟這次受傷,短期真的很難工作,我也盡量幫忙顧小鑫。」大姐阿珍說,阿勝住院期間,她從外地趕過去探視,「我在加護病房照顧好幾天,弟弟很辛苦,醫療費部分,我就先幫一些。」
這場重病,除了使阿勝對兄弟姊妹滿懷感激,也使他回想起這些年來的生活轉折。阿勝說,國中畢業後他便四處打拚,35年前應徵上遠洋漁船作業,但一年多後遭魚鉤重創主動脈,傷勢嚴重,被迫停工。他接著說:「接下來的10年,我做過水泥工、工廠作業員,15年前爸爸生病逝世,我就回到漁村陪伴媽媽。」
15年前,阿勝的媽媽生病,他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母親,直到7年前經朋友介紹越南籍的阿莉,便請她擔任看護。1年後,兩人產生感情,未婚生下小鑫,也一起生活、分擔家計。只是,辦理產檢時須檢附母親證明,阿莉被查出為逃逸外勞,在移民署協調下,她於2022年遣返回越南。阿勝說:「媽媽是4年前走的,阿莉3年前回越南,我一開始還常常打電話給她,但後來她就沒接電話,我想可能有新的生活了吧!所以,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帶著小鑫。」
當地里長說,阿勝休養期間討海生計被迫中斷,家中僅靠低收入戶第三款每月3008元補助維持生活,難撐阿勝與小鑫日常生活開銷,他提供生活物資,並轉介當地區公所協力。區公所社會課說,今年5月接獲里長轉介阿勝重病情況,公所已核發1萬5000元急難金,惟阿勝仍無力工作,故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關懷。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暫紓困窘。
阿勝說,手術雖順利,每月還是要回診追蹤,至少半年內避免搬抬重物、劇烈動作,避免傷口拉扯。而他最大的盼望,是能趕快穩定病況,等醫師允許後,至少能接送小鑫上學、採買生活用品,自力維持簡樸生活。(盧廷羲/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937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