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暖流結案A5911】偏鄉癌嬤謝善款助醫病顧憨孫 「讓我生命看見曙光」

採訪/攝影 黃苡安

71歲阿珍婆(中)經當地原家中心社工高美蓮(右)及當地公所民政課人員樟秋香(左)見證,收下讀者善款。黃苡安攝
71歲阿珍婆(中)經當地原家中心社工高美蓮(右)及當地公所民政課人員樟秋香(左)見證,收下讀者善款。黃苡安攝

A5911結案報告

2025年5月16日《暖流》報導錢高玉珍《偏鄉廚工嬤罹癌 雖已七旬仍盼好起看憨孫自立》,當時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自「不指定」捐款先提撥急難金2萬5000元紓困,再代收代付轉贈1799筆捐款共113萬3810元,以開立32張支票全數轉交按月兌現協力。

「得知罹癌時,我本來沒有活下去的勇氣,還好有你們幫忙,讓我生命看見曙光,如果我的病能好,我也想助人。」71歲阿珍婆(錢高玉珍)收下善款後感謝捐款人解囊,她長年和18歲輕度智能障礙孫子相依,今年3月她得結腸癌三期,最放不下心的是孫子能否獨立謀生照顧自己,如今6月剛從特教學校畢業的孫子,已安置在收容憨兒的住宿型家園,並在學校老師協助下,學會搭公車到市區上班,做簡單的包裝工作。阿珍婆說,雖然孫子不在家很不習慣,但他的人生還很長,需訓練他學習團體生活、與人互動增進生存能力。

阿珍婆回述,和先生育有兩女一子,早年她和現年77歲丈夫及47歲單親長女在外地租屋同住,25年前丈夫車禍重傷後又中風癱瘓,當年長女未婚生下憨孫且罹患子宮頸癌,接著是住在偏鄉當時在世的婆婆病倒,只有她能返鄉照顧,女兒要在都市的醫院化療,一邊治療一邊照顧癱父,無力顧到孩子,所以孫子小四時跟著她到偏鄉生活。阿珍婆接著說,次女已出嫁育有2名就學孩子,有自己的重擔,兒子因多次酒駕背負罰鍰債務自身難保,她原本開小吃麵店維生,無奈一場火災付之一炬,近年祖孫兩人仰賴她從事長照站廚工收入1萬多元,加上老津8329元、孫子低收殘津5437元支應租屋生活等開銷。

阿珍婆仔細看著蘋果慈善基金會代收代付的捐款明細一覽表,感謝讀者幫助她和憨孫生活醫病。黃苡安攝
阿珍婆仔細看著蘋果慈善基金會代收代付的捐款明細一覽表,感謝讀者幫助她和憨孫生活醫病。黃苡安攝

送款時,阿珍婆才從市區醫院化療完返鄉,她說,3月底開刀,4月開始住院化療每次三天兩夜,現已化療六次,整個療程要做到年底,鄰居好友會陪她就醫兼當小幫手,往返醫院一趟交通支出3000元,另給鄰居2000元當看護費,一趟就要5000元。阿珍婆說,孫子工作收入約1萬9000多元,扣除家園住宿、三餐費用7000多元,還有1萬2000多元,會教孫子儲蓄。阿珍婆也說,每周接孫子回家的包車費很高,她如實告訴孫子,之後不會每個六日接他回家,「孫子聽了對我說,那他想問老闆,假日能不能去加班,他要賺錢給我」,阿珍婆窩心說,孫子雖沒有一般孩子聰明靈活,卻很貼心,會幫她曬衣服也會簡單烹飪,等孫子適應家園生活,再訓練他搭火車轉客運自己回家。

記者致電給阿珍婆的47歲長女阿芬,她說自己後來再嫁未生育,早年每月固定給媽媽數千元生活費,但先生5年前罹患肺腺癌二期,她子宮頸癌化療後現仍不時血崩,夫妻倆現都在服標靶藥,還要照顧癱瘓及失智的爸爸,三人靠先生物流工廠收入平均3萬元,爸爸榮民就養金1萬多元,要付房租和生活費,生活勉強打平,她原本在工廠工作,受疫情影響,加上為照顧爸爸有段時間未就業,7月才開始做房屋修繕油漆零工,一天收入1000元,收入還不穩定,「很感謝蘋果基金會幫忙,照顧我媽媽和我兒子。」

阿珍婆罹癌後,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急難金1萬5000元、全聯慶祥慈善基金會2萬元及物資福利卡每月1000元為期1年、行天宮1萬元。今年4月,全聯慶祥慈善基金會社工表示,因急難救助皆屬單次協助,為讓阿珍嬤不憂心生計與穩定治療,故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訪視後,5月初已從「不指定」撥款急難金2萬5000元紓困。協助見證轉交善款的當地原家中心社工表示,這筆善款有助於阿珍婆喘息,謝謝民間資源的接力協助,原家中心也會定期提供物資及家訪關懷。(黃苡安/苗栗報導)

本案捐款明細一覽請點選:https://www.apcharity.org.tw/projdetail/A5911
總額:1,133,810元
筆數:1,799筆
刊登日期:2025年5月16日
結案日期:2025年6月16日
蘋果急難救助金(讀者不指定捐款25,000元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明細一覽表:https://www.apcharity.org.tw/proj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