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男中風癱子才2歲 婦努力撐家堅信「他會好起」
未結案

37歲男中風癱子才2歲 婦努力撐家堅信「他會好起」

基金會編號:A5903  「你要多動,越來越好就能回家了。」初訪時,在護理之家,見35歲的阿茹(梁雪茹)對著病床上神情呆滯的先生阿正說著。37歲的阿正頭部有手術開顱縫痕,他因中風意識混亂、左半身癱瘓無力,語言功能也受損,睜大眼楞楞望著太太、沒答半句話,不知此時的他能否體會阿茹心中愁苦及壓力。阿茹幫先生手腳按摩拉筋,又翻身拍背,阿正身形胖重,翻身挪移時,她明顯吃力,做了半小時就氣喘吁吁。阿茹對記者說,其實阿正意識算清醒,「他還不會講話,但有時眼神會盯著我、跟我眨眼睛,輕微點頭或搖頭,像這幾天我要走的時候、跟他說再見,阿正會用還有力氣的右手有動一下,跟我再見。」阿茹說,先生3月下旬入住機構至今,她天天下午都前來探視陪伴2、3個小時,「幫他做復健,也跟他說說話,問他『睡得好不好呀、有沒有想家人……』這些日常瑣事,讓他思考事情,刺激大腦,看看能不能快點好。」阿茹說,先生在2月中風,術後半年至1年是復健黃金期,「醫生建議住醫院復健科病房,才能進步快一點,只是很多醫院都要排隊,我們只能等,但等到了又要為每日3000元看護費煩惱。」在記者初訪後過2天,阿茹收到醫院通知住院,4月中旬已住進復健科病房進行物理及職能治療。左圖37歲的阿正在4月中旬排至醫院復健科病房,現能密集復健,阿茹每天前往探視,她正給先生看兒子的影片,盼更強化先生的復元。韓旭爾攝。右圖是阿茹也常把先生的影片播給2歲子看,讓孩子不會忘記爸爸。韓旭爾攝。記者也到阿茹住處探訪,她回述,夫妻育有2歲多獨生子小疌,先生病前做塑膠工廠輪班作業員,她則租鐵皮屋做肉圓肉粽小生意,兩人收入每月6萬多元支撐3口生活房貸。先生體重100多公斤,過往工廠員工體檢時,曾查出有輕微高血壓,但先生認為身體沒有不舒服,沒特別注意。2月中旬先生做大夜班時,她半夜3點多接到先生同事電話說阿正身體不適送急診,「我趕到醫院時,醫生說先生右腦出血,先用藥物治療觀察,那時阿正還能跟我對話,但隨著時間意識越來越不清楚,約2個小時後昏迷不醒插管,醫生才決定開刀 。」阿茹說,先生手術花了10多個小時,「過程中我眼淚沒停過,術後醫生要我隨時有心理準備。」阿茹接著說,之後先生轉加護病房1個月,「我永遠忘不了那陣子的心情煎熬,不知他能不能醒來?醒來了意識手腳會不會是好的狀態?幸好先生靠意志力堅強撐活過來。」阿茹說,如今阿正意識是清醒,雖右手腳還有力氣,但整個身體幾乎無活動能力,需以鼻胃管灌食,「當時先生轉普通病房後,我將兒子託付娘家媽媽幫忙照顧,曾在病房顧了1個多禮拜,但先生身材壯重,我實在顧不來,還是請男看護照顧。」阿茹說,先生3月下旬病況穩定,又排不到復健科病房,醫生建議送機構接受專業照護,「那時我也很掙扎,擔心送到護理之家,先生會不會我們要把他丟著不管,我一再跟他承諾,一定會天天去探視,他才眨眼說好。」阿茹每天早上到中午做肉圓肉粽生意,她正在準備食材,下午至醫院探視中風癱夫。韓旭爾攝阿茹說,那時她常打電話找機構邊講邊哭,兒子小疌雖然才2歲多,也不懂媽媽為什麼流眼淚,「但他主動跑來抱著我,安慰說媽媽不要哭哭,當下我覺得先生這樣了,兒子還小,無論如何我要撐住,沒有人能代替我堅強。」阿茹訪談過程中,她2歲多兒子小疌有時黏繞在她身邊,有時又好動地在床鋪、椅子爬上爬下,或顧自顧玩玩具,孩子還不太會講話,吚吚呀呀嚷著。阿茹說,阿正是好老公,做工也很認真,工廠要加班就配合,他很疼小疌,下工一回到家,就是抱著他跟他玩。「當時先生入住機構,我曾帶兒子去探視2次,但第1次小疌低著頭,連先生的臉都不敢看,第2次在路途中我一再教他要開口叫爸爸,給爸爸加油打氣,但小疌還是開不了口,我很怕時間一久,父子會變成陌生人。」阿茹說,現在她一有空,就會讓兒子用手機看過往父子互動的影片,也會拍阿正一些情況,「常常提醒,這是爸爸,你要愛他、你要想他,爸有一天一定能回家,現在先生在醫院復健病房,我也會給先生看兒子的影片,要先生不要忘了兒子。」如今先生重癱,阿茹煩憂往後先生長期復健看護及安置開銷,她說,最近每天早上開店做生意,忙到中午打烊後,把兒子哄睡交給娘家媽媽幫忙照顧,自己再去醫院陪先生,「日復一日,當然很累,還好先生還有意識,能聽得懂我講話,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雖然他進步很慢,復健的路還很長,我不停告訴自己要多加油,再辛苦一陣子,先生一定能夠好起來,我們再回到以前的生活。」阿茹表情轉為凝重說,只是她做生意每月收入只有2、3萬元,「先生之前的機構安置費含衛生耗材就要4萬元,最近住復健科病房,每日看護費也要3000元,這陣子靠親戚們資助10多萬元,我經濟負擔很大,不知怎麼辦?阿正在4月中旬前先入住的護理之家,每月要4萬元,阿茹之前每天都到護理之家探視先生阿正,幫忙做復健。韓旭爾攝阿茹娘家手足3人,她排行中間,尚有1兄1妹,阿茹媽媽阿秋婆說,她已退休在家幫兒子顧3個孫子,老伴做貨車零工,兒子在工廠做事撫養自家3子女,經濟壓力大,小女兒則做公司文書行政,掙錢不多,這陣子大家已盡了協助女兒近10萬元,「女婿阿正平時話不多,但很孝順我們,他生病,讓我好不捨,去看他時,我一直掉淚。我是拿香拜拜的人,常求神明保佑他,快脫離難關好起來。」阿正姊姊阿芬說,一家5手足,她排行第3,阿正則是老四,但自7年二哥病逝後,「家裡壞事一件接一件 ,這些年來媽媽、大哥、爸爸接連往生,沒想到連大弟也出事。」阿芬慨嘆,家族有遺傳性高血壓,父母、大哥皆因心血管疾病去世,她與小弟血壓也高,「我剛生下1子才約3個月大,要顧孩子沒法做事,小弟做綁鐵零工養2個孩子,各家都不好過活。阿正病倒之初,我和小弟籌了5萬元給弟媳,再多也沒法多幫了。」醫院社工表示,近期衛福部推行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可以4名住院患者共聘1名看護,每日只需1050元,費用視為醫療費的一部份,出院時才需結算,無需像聘請傳統看護一般,每隔幾天就要繳看護費,可減輕住院病患的家屬照顧及經濟負擔,只不過該服務的床位有限,需排隊待床,且也需評估病人狀況是否適合整合照護服務。以阿正目前病況,仍需要全職男性看護照料,醫院評估後會轉介民間資源協助部份看護費。當地慈善會表示,阿茹家領育兒津貼每月5000元,阿正在復健科病房復健,第3天起可申請勞保傷病給付每日約470元,慈善會已先撥助5000元急難救助,阿正5月身障證明核可後,若進行安置於機構,雖可申請機構政府托育護補助,但每月差額仍約2萬5000元,阿茹做小吃生意月掙2、3萬元,難撐生活家計及夫未來安置費,故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瞭解阿正於4月中已入住醫院復健病,在醫院尚未尋覓到民間資源共助看護費之際,妻子阿茹賣小吃半天生意仍難敷中風夫的醫病需求,已先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襄助急困。(韓旭爾/綜合報導)中風癱瘓的阿正在4月中旬排到醫院復健科病房,妻子阿茹每天探視,並給阿正看2歲子的生活影片,盼阿正能快好起。韓旭爾攝基金會編號:A5903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暖流】37歲男中風癱子才2歲 婦努力撐家堅信「他會好起」 詳全文      

線上捐款
蘋果基金會作業說明
最新消息
  看更多
蘋果慈善基金會希望匯聚讀者的關懷,幫助角落貧困弱勢族群;也歡迎讀者及社福機構轉介亟待援助個案。我們相信,逆境不是絕路,只要您一點奉獻,他們的生命就有了轉彎處。
  • 語音查詢
    (02) 6600-9980、0809-008585
  • 服務信箱
    hope85@apcharity.org.tw
  • 服務時間
    10:00~19:00
設立許可機關日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中華民國92年3月6日北市社二字第09231666600號